对华贸易数据“惨淡”!“失去中国市场”澳大利亚企业怎么办?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达 乔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杨沙沙】“澳大利亚去年对中国大陆的惨淡葡萄酒出口总额同比下滑97%!”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最新发布的对华出口报告显示,在出口中国市场方面,贸易澳大利亚葡萄酒去年遭遇“毁灭性”的数据失去市场打击。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称,中国由于葡萄酒“失去了中国市场”,利亚澳大利亚酒庄的企业经营者只能看着葡萄在地里腐烂。不仅是惨淡葡萄酒,大麦、对华龙虾等被中国商务部采取反倾销措施的贸易领域,澳企的数据失去市场日子也不好过。《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澳大利亚多个从事葡萄酒、中国龙虾等产品对华出口的利亚企业,听他们讲述,企业在中澳关系恶化的惨淡背景下,企业失去中国市场后经历了多少波折。
澳大利亚葡萄庄园 图源 视觉中国葡萄酒一夜回到十年前
据《澳大利亚人报》7月26日报道,澳大利亚葡萄酒上一财年对华出口额降至2460万澳元(约合1.16亿元人民币),远低于过去几年年均11亿澳元的成绩。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不再是澳葡萄酒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现在中国仅占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量的1%。
位于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的兰尼斯特葡萄酒集团,是澳大利亚对华葡萄酒出口的主要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吴弘毅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兰尼斯特品牌在2019年创下了对华出口200万瓶葡萄酒的纪录。2020年上半年,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该公司依然实现二季度向中国出口50万瓶葡萄酒的成绩。2020年下半年,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后,出口形势急转直下。2021年全年对华葡萄酒出口完全“归零”。据他了解,澳大利亚各地对华葡萄酒出口业务的公司,大多情况类似。
从价格上看更加不乐观。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原酒价格从2020年以来近乎“腰斩”,基本回到了2012年的水平。根据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的报道,澳大利亚葡萄种植者表示,今年酿酒红葡萄的价格从上一季550澳元/吨下降到了低至300澳元/吨。即便是如此低价,当地仍然出现葡萄滞销的情况。
吴弘毅表示,尽管澳大利亚葡萄酒种植者和出口商也在过去两年间想尽办法开拓新的市场,比如日本、新加坡、越南和欧美国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可以说“收效甚微”。少数“至尊”级别的高档葡萄酒尚可在欧美传统市场和亚洲新兴市场打开一定局面,但占葡萄酒出口主体地位的中低价位产品,则很难抢占市场份额。
吴弘毅回忆,从2012年中国降低对澳输华葡萄酒的关税开始,澳大利亚葡萄酒迎来近8年快速上升期。其中,2019年更是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中国的“黄金年”。当年,得益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对澳葡萄酒实行零关税政策,澳大利亚在历史上首次超越法国,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大葡萄酒进口来源国。根据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对中国市场(包括香港和澳门)的出口额增长12%,创下12.8亿澳元的新高。吴弘毅认为,要想在一两年时间里找到替代中国的市场,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在采访中,吴弘毅特别提到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商这两年共同感受的“伤”,那就是辛辛苦苦培育了十多年的中国市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被法国、智利和南非等国占据一空。吴弘毅表示,几乎所有澳大利亚葡萄酒种植者和出口商都期待中国能够取消对澳输华葡萄酒的反倾销措施。他表示,很多出口商理解这一措施根源并不在中方,而是澳大利亚前政府的一些做法将澳中关系引向不断恶化的下降螺旋。但工党政府上台后,适当调整对华关系的方式方法,也让澳大利亚出口企业看到一丝曙光。
“现在龙虾都当鱼卖了”
相比葡萄酒,澳大利亚的龙虾、大麦和牛肉生产商体会到的是“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在采访时,一位从事海鲜出口的澳大利亚商人苦笑道,曾经只有在高档餐厅才能见到的“游水澳龙”,现在已经成堆地在当地超市销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澳大利亚当地华人的手机里更是多出了一批“澳龙”团购群。原来动辄超过100澳元/公斤的“澳龙”,现在基本在60澳元/公斤左右,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据《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了解,在墨尔本地区,至少有十多个从事对华龙虾出口业务的商家因为中国市场按下“暂停键”而结束营业,“以后做不做不知道,现在龙虾都当鱼卖了”。有业内人士表示,澳大利亚大麦出口商面临困境与龙虾出口商类似。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出口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据他了解,目前仅剩3家澳大利亚大麦出口商的许可证尚未过期。该行业商家目前也处于焦急等待中澳关系恢复中。
相比之下,牛肉情况比较特殊。由于疫情导致澳大利亚多家屠宰场和肉制品加工企业缺少员工,牛肉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澳大利亚牛肉常年出口美国、日本和欧洲等高端市场,目前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出口商告诉记者,现在都是工厂给他们配额,想多进点货都很困难。
何时会有转机
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后,负责国际贸易的官员也表现出急于恢复澳中贸易的期待。据英国《卫报》报道,澳贸易部长法雷尔已多次“向中方伸出橄榄枝”,希望以“妥协局面”或“替代方式”来解决贸易争端,而非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陷入诉讼的不利局面。
“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后,中澳贸易是否可能出现新转机,主动权在澳方”,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目前看,至少在出口领域,澳方主动改善对华贸易的意愿没有那么强,以葡萄酒为代表的产品出口占澳大利亚GDP份额较小,葡萄酒等相关企业对澳政府游说能力不是很强。加上葡萄酒、龙虾等产品在中国不是传统必需品,中国很容易从东南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他国家等进口替代,对中国影响不大。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澳智库洛伊研究所研究员徐元敬认为,澳方语调转变,不再有莫里森政府的“捶胸”示强之举,是对华关系的大事。尽管在其他一些问题上尚难以取得共识,但中澳可能在贸易方面率先取得进展。
(责任编辑:百科)
-
为了不让群众因为买药送药问题影响到生活日常,越秀志愿者李文昌不怕奔波辛苦,白天前往海珠康乐村支援疫情防控,晚上帮助封控区居民采购一些药品和生活必须品,获得广大居民的纷纷点赞!李文昌是从11月10日开始 ...[详细]
-
● 本报记者 彭扬 赵白执南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两种期限LPR均连续两月未变。业内专家表示,本月LPR报价未变符合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 ...[详细]
-
3月21日晚间,01918.HK)公告称,预计将延期发布2021年经审核的年度业绩。融创中国称,由于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导致的出行、物流及其他限制,本集团的审计程 ...[详细]
-
当前福建省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一场与病毒抢时间、拼速度的战“疫”再次打响。作为金融战“疫”的重要力量,迅速行动,在落实当地政府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全力保障广大客户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实际行 ...[详细]
-
记者 | 黄姗至2023年1月31日,来自美国西雅图的精品钻石线上销售平台Blue Nile将关闭所有中国内地市场的线上渠道。这意味着Blue Nile将在入华11年后正式退出中国内地市场。Blue ...[详细]
-
浙江老牌房企绿城引入央企巨头中交集团已有7年时间,去年平稳度过了房地产大环境颇为艰难的一年,还豪掷900多亿元补充土储。多数百强房企规模停滞乃至倒退之际,2021年绿城中国销售额创下新高,在全国房企中 ...[详细]
-
3月21日,线上召开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回应市场关注的诸多热点问题。过去一年,招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增幅创六年新高,其中大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33.9%至521.3亿元,带动全行非息收入占比 ...[详细]
-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克劳迪娅·韦尔诺蒂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各国加强创新合作、探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世界期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