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胡锡进:希望赋红码事件成为一个真正的警钟

胡锡进:希望赋红码事件成为一个真正的警钟

2025-07-06 02:31:19 [娱乐] 来源:土头土脑网

6月22日下午,胡锡红码据清风郑州官微消息,进希警钟经查,望赋郑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事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部长冯献彬,胡锡红码团市委书记、进希警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副部长张琳琳,望赋擅自决定对部分村镇银行储户来郑赋红码,事件安排相关人员对储户在郑扫码人员赋红码。胡锡红码目前,进希警钟当地已决定对涉事人员进行相应的望赋党纪政纪处分。

此事之所以引发关注,事件原因就在于,胡锡红码在当前的进希警钟语境之下,健康码对于每一位公众而言实在是望赋太过重要。它涉及公众基本的生活,包括日常的出行等等。在常态化防疫的语境之下,一旦健康码受到影响,当事人可能寸步难行,对生产生活无疑会带来极大的影响,而这也关乎公众基本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因此,当人们得知,健康码可以因防疫之外的事被随意“变红”时,无疑感觉到了自身基本权利所受到的侵犯。

目前,当地已经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而从这份通报所披露的一些细节,我们或许可以一窥“郑州赋红码”事件之中所波及的范围之广。通报显示,共有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其中446人系入郑扫场所码被赋红码,871人系未在郑但通过扫他人发送的郑州场所码被赋红码。这个数据是相当惊人的。试想,极个别官员“擅自作出的决定”,没有任何法律支撑,就可以限制一千多人的人身自由,况且其中大部分人还不在郑州,其中权力滥用的随意性可想而知。

从这个角度去看,即便是现在当地已经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但事件背后所涉及“赋码机制”的随意性依旧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对于一个信任法治、依赖法治的社会来说,这其中所涉及的问题相当重要,必须引起各方的警示。

此次当地对相关涉事人员予以问责,无疑是一个提醒——健康码只能用于防疫,这条基本原则在任何时候重申都不为过。在此时,如何运用健康码无疑代表着一种防疫运行机制是否完善和顺畅,健康码一旦被个别人滥用,超出防疫应有的范畴,那么显然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诚如通报所说的那样,擅自对不符合赋码条件的人员赋红码,严重损害健康码管理使用规定的严肃性,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是典型的乱作为。这样的乱作为最终带来的会是社会信任度的丧失,也会对当地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带来非常大的伤害。

说到底,在法治社会的语境下,健康码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所存在,它的存在也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机制的产生。因此,健康码必须要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得到善用而非擅用,如果超出边界,则会引起广泛的关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在此情况下,唯有及时对相关人员依法依规予以严肃问责,才能真正保障健康码不被滥用,维护健康码的严肃性和正当性。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