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基金市场来信:多方因素扰动 市场震荡分化
市场回顾
本周,中信震荡A股市场呈现震荡调整。保诚周五A股市场冲高遇阻,基金截至收盘,市场素扰市场上证指数共计下跌1.12%,信多沪深300下跌1.75%,因分化创业板指下跌3.76%。动
数据来源:Wind,中信震荡数据区间:2023.2.13-2023.2.17资金面上,保诚据Wind统计,基金北向资金本周累计成交4827.01亿元,市场素扰市场成交净买入82.51亿元。信多政策面上,因分化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动 2023年2月17日,中信震荡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这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
权益观点
多方因素扰动 市场调整分化
本周市场呈现震荡格局。中信保诚基金认为:
从国际宏观层面看,全球资产对于美国通胀韧性超预期和美联储加息超预期的认知不足。美国通胀的韧性会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这会带来美元阶段性走强,可能会引发全球资产震荡。由于资金属性和投资者结构差异,这种震荡在各类资产上的表现会有一定先后。当前,对应美元指数的黄金、白银,已经出现了巨幅波动,其他资产波动略显不足。
从宏观基本原理看,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美股、港股、全球定价的商品、部分跟海外市场联动较好的A股板块可能会受负面影响。
从交易因素来看,A股市场从去年10月底以来已经积累起了可观涨幅,存在调整的交易需求。特别是2022年12月底以来的小盘股行情,短短一个半月中,万得微盘股指数上涨近20%,上涨近15%(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3.2.16),并且春节后市场风险偏好迅速提升,也积累起了相对不错的获利盘。
1月信贷开门红,释放经济加快复苏信号。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较前值1.31万亿有较大增长。具体来看,1月实体信贷新增4.93万亿元,其中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达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而居民部分则表现偏弱,1月居民新增贷款仅2572亿,而新增储蓄同比多增了7900亿元,表明疫情之后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倾向仍在。企业信贷创新高的原因而言,首先是政策意愿足,其次是企业信贷意愿的边际回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今年经济复苏较大的预期差可能在地产复苏,当前居民仍“储”大于“贷”显示地产复苏仍待验证。未来将重点关注两会到4月政治局会议的政策窗口,如果地产优化政策进一步加码,实现房地产部门扩张,家用电器、银行、地产、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泛地产链或都具备较大弹性。
债市观点
央行持续呵护资金面 关注顺周期和成长板块
海外方面,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延续但放缓,美联储加息幅度符合预期且逐步调减;国内经济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复苏。当前资本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较多,地产在政策支持下有望修复,经济有望恢复内生增长。
国内方面,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态度并未发生变化。2023年2月15日,央行进行4990亿元的增量平价续作,这是自2022年12月以来的第三次MLF增量投放,并且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公告提及“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内宏观,多地放松楼市政策,出台调整住房限购范围、加大购房补贴力度和范围、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房地产市场迎来缓慢复苏。
策略方面,随着理财净值化影响深入,信用利差和流动性或将随资质和品种延续分化,因此资质方面仍建议保持谨慎。继续关注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地产投资和销售能否实质改善,并对区域和个体资质较差的城投平台保持警場;信用利差方面,信用利差较前期水平有所恢复,去年12月下旬以来信用利差有所压缩,但高等级中短端信用利差或仍有压缩机会;杠杆和久期方面,春节前后在央行呵护下,资金面整体维持宽松,债市情绪有所恢复。当前可以关注顺周期板块及估值合适且具备较好业绩增速的景气改善或处于新兴产业变革前沿的成长板块。
(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板块/行业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上述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本材料并非意在提供金融信息服务或构成出售或购买任何证券或金融产品的要约邀请或宣传材料,亦非有关任何公司、证券或金融产品的投资意见或推荐建议。本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中信保诚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不代表中信保诚基金立场。本材料可能含有非仅基于过往信息而提供之“前瞻性”信息,有关信息可能涵盖预计及预测,但并不保证任何作出之预测将会实现。读者需全权自行决定是否依赖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本刊物版权归中信保诚基金所有,未获得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刊物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信保诚基金”,且不得对本刊物中的任何内容进行有违原意的删节和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基金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时尚)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昨日重磅开幕,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已是我国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资本是银行承 ...[详细]
-
中国基金报大资管时代,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近期,又有知名公募投研人士加盟保险资管。据了解,兴银基金权益业务总监,兼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杨坤已入职人保资产,任公募基金副总经理。近年,伴随着资管行业持续深度 ...[详细]
-
营收利润双降!第一创业自营及交易业务亏损6700万元,旗下公募基金公司业绩曝光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8月26日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第一创业”,002797.SZ)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2 ...[详细]
-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不断完善法治和品种体系,持续提升期货市场运行质量,继续增加品种供给,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强化市场监管,发挥好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 ...[详细]
-
今年10月以来,沪指连受3000点考验,多家基金公司、券商资管机构宣布自购旗下基金,不仅以“真金白银”彰显对A股的信心,也为市场带来了丰富的增量资金。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参与自购行动的基金已超过百家 ...[详细]
-
特斯拉自动驾驶之父离职教“网课”,AI大佬原来都这么热爱授业解惑
他曾开创斯坦福第一门深度学习课,如今“讲课瘾”又犯了。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杜晨来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几年前,斯坦福大学博士生AndrejKa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劳动者在众恒公司等5家涉尘企业工作后患上尘肺病,到底该由谁担责?
一名在5家涉尘企业工作过的劳动者,在被检查出患上尘肺病后,陷入了维权难题:该找哪家企业维权?经过近7年时间,打了6场官司,他才陆续拿到相关材料,离维权成功越来越近了。律师指出,如果劳动者在多家涉尘企业 ...[详细]
-
央行推出“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面向六家商业银行提供二千亿元零成本资金
经济日报本报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陈果静)“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将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商业银行提供零成本资金,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 ...[详细]
-
越秀地产数智发展中心总经理陈磊:地产需要科技赋能 数字化不应局限在降本增效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黄婉银 每经编辑 魏文艺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房地产建筑业一直走在时代末端,其数字化程度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近年来,各大头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