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公然拒绝监管?三家私募被罚,两家预定“摘牌”

公然拒绝监管?三家私募被罚,两家预定“摘牌”

2025-07-06 02:09:19 [休闲] 来源:土头土脑网

炒股就看,摘牌权威,拒绝监管家私家预专业,募被及时,罚两全面,摘牌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拒绝监管家私家预

来源:券业行家 

公然拒绝监管?募被三家私募被罚,两家预定“摘牌”

持续关注私募动态的罚两行家,发现中基协刚刚更新了三份罚单。摘牌因多项违规及不配合监管的拒绝监管家私家预行为,三家“下落不明”的募被私募被重罚。

公告送达三份罚单

在沉寂月余之后,罚两11月2日,摘牌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主页,拒绝监管家私家预自律管理栏目新增三份《纪律处分决定书送达公告》,募被依次点名三家私募——上海韬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韬韫投资)、福建省未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福建未然资产)和北京至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北京至朴投资)。

据送达公告,三家私募因从事违规行为,中基协已分别对其做出纪律处分。鉴于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中登记的手机号码无法与其取得有效联系,中基协以公告送达的方式发布《纪律处分决定书》。如果对纪律处分措施有异议,应在公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说明申请复核的事实、理由和要求。复核期间,纪律处分决定继续执行。

那么,这三家私募具体的违规行为是什么呢?

一起诉讼来自违规承诺收益

中基协指出,上海韬温投资违规向投资者承诺收益,并且不配合自律核查。

据监管函披露,2016年3月,上海韬韫投资与某自然人投资者就“韬韫锦标一号定增投资基金”签订合同,投资金额100万元,同时约定业绩报酬计提基准为8%。2018年3月,上海韬韫投资实控人兼法定代表人韩戎与这位客户签订补充协议,约定按照年化8%的收益率,“自掏腰包”支付给该投资者。

而这起违规承诺收益事件,还引发了民事诉讼,相关判决书也成为“呈堂证供”。

在本案调查期间,中基协曾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联系高管人员,均未能与之取得联系。中基协两次对上海韬韫投资下发核查通知,也未得到有效回应。

为此,中基协取消上海韬韫投资的会员资格,撤销管理人登记。这意味着,这家私募将被摘牌。

中基协同时出具了两份针对高管个人的罚单。实控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韩戎,被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合规风控负责人张小翠女士,被公开谴责。

“三无”私募重大消息未及时上报

同样将被”摘牌“的,还有北京至朴投资。

这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老牌”私募。然而,中基协通过现场检查发现,北京至朴投资已无实际办公地址,在中基协登记的全部高级管理人员均已离职,机构无从业人员。

据中基协平台登记,北京至朴投资未及时报送重大消息,包括法定代表人、股东、实控人重大变更事项,产品的季度报告及年度财务报告等信息。

无场地,无人员,不符合持续展业要求……这家机构还闹起了“失联”:“睿泽一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到期后未履行基金清算义务,投资者无法赎回产品,陆续向中基协投诉。

为了解情况,中基协尝试了多种方式,均未能与北京至朴投资取得有效联系。先后两次下发的核查通知,要求其就相关事项提供材料及说明,然而,北京至朴投资均“置之不理”。

为此,中基协拟取消北京至朴投资的会员资格,撤销管理人登记。

不配合跨省调查被公开谴责

至于福建未然资产,行家并不感到陌生。此前行家曾在《法人代表走马灯,责令改正》等文中提及,福建未然资产管理规模在10亿元到20亿元之间,这一体量并不算小。

中基协指出,福建未然资产存在四项违规。

一是不配合监管调查。

监管通报显示,2021年1月,安徽证监局现场调查过程中,福建未然资产存在不配合监管的情况。

二是“谎报”产品信息。

据福建未然资产提交的备案信息,“未然2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下称“未然20号”)成立于2020年9月28日,产品经理为林洋。而福建未然资产向中基协提交的员工情况表显示,林洋已于2020年5月离职,在“未然20号”成立时并非公司员工。

三是“瞒报”重大事项。

根据公司情况说明及员工情况表,福建未然资产先后有三任法人代表:林洋自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任法人,肖飚自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任法人,林乘辉自2021年1月起任法人。然而,这三次变动,福建未然资产均未上报。

四是合规风控“缺失”。

自原合规风控负责人高翔于2020年12月离职以来,福建未然资产至今没有合规风控负责人。

为此,中基协拟对福建未然资产予以如下纪律处分:取消会员资格,进行公开谴责。

同样是多项违规,且都存在不配合监管的行为。与拟“摘牌”的两家私募摘牌相比,福建未然资产这一处罚,似乎有“口头”之嫌。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