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十年: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党的金融济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的改革广度成就,金融业也获得快速的年资发展。
目前,本市我国金融业已形成了覆盖银行、场服证券、体经拓展保险、深度基金、显著期货等领域,金融济种类齐全,改革广度竞争充分的年资金融机构体系。2021年末,本市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81.95万亿元。场服其中,体经拓展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44.76万亿元;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2.3万亿元;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89万亿元。深度然而,在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仅为113.3万亿元。
同时,资本市场也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市场体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良性市场生态逐步形成。官方数据显示,十年来,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两个市场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场投资者超过2亿人,为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对此,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明显提升。一方面,金融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直接融资不断增强,普惠、三农等薄弱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另一方面,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这十年,人民银行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综合研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的调节,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等内外部的冲击。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力地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业界看来,近十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
这从数据可见,2021年底,衡量货币供应的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238.29万亿元,而反映货币总需求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14.13万亿元。
陈雨露指出:“人民银行坚持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的钱袋子。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记者还注意到,在金融回归本源方面,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保持高位,2021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占同期社融规模的63.6%。
据陈雨露介绍,这十年,人民银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我国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余额位居世界前列。坚持创新驱动,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了近7倍。增强金融普惠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5000万户。创新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22年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增至4813万户,同比增长45.5%。2021年,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93%,比2020年全年水平下降22个基点。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也成效显著。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年末高12.7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6万亿元。有统计称,该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
此外,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十年,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经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的重要渠道,期货期权品种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这十年,我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基本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据陈雨露介绍,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比十年前增加了2.4倍。人民币成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成为第三大篮子货币,权重从10.92%提升至12.28%。
而在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证券方面,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6月23日“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进,已实现较高可兑换水平。具体看,直接投资已经实现了基本可兑换,跨境融资由市场主体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自主开展,跨境证券投资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双向开放,境内居民配置境外资产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显著增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证券超过了2万亿美元,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进一步提高。
在跨境投融资方面,王春英还表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更加便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具体看,真实合规的经常项目交易得到充分保障,跨境投融资等资本项目手续不断简化,科技赋能数字外管进展明显,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多样化的外汇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就此,范若滢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明显突破。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营商环境等方面均加大了开放力度。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在全球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投资价值也不断提升。长期来看,金融开放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更高质量发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绝大多数资本项目已实现可兑换。在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我国又通过健全跨境资金流动性宏观审慎及微观监管制度框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陈雨露表示,十年来,人民银行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牵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重点领域的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责任编辑:百科)
-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1月22日,据“颐和园”公众号消息,为营造良好参观环境和游览秩序,防止区域扎堆聚集,落实疫情防控要求,2022年11月25日至12月31日,对十七孔桥东侧向西及南湖岛区域进行 ...[详细]
-
据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号消息,截至今天6月29日),“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正常飞行706天,获取了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各科学载荷均实现火星 ...[详细]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6月29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主持发布会。以下为部分问答实录:台湾中国电视记者:近期,民进党当局派人先后去了美国和欧洲。请问国台办是否认为,这是在拉拢外部势力,壮 ...[详细]
-
金沃股份核心产品产销率降至93% 涌金系两股东拟清仓减持或套现2.3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成本承压核心产品产销率降至93% 涌金系两股东拟清仓减持或套现2.3亿来源:长江商报 创业板次新股金沃股份300984.SZ)遭遇重要股东大比例 ...[详细]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2022年金融街论坛”活动。这场论坛议题聚焦“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借此机会,我结合党的二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周三早盘,三大指数均震荡下跌,上证指数失守3400点。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77%,深成指跌1.16%,创业板指跌1.45%。盘面上,市场风格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2021年度个税汇算临近尾声,6月30日即将截止。还没有退税或补税的,要抓紧办理了。2021年度个税汇算的时间为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所谓个税年度汇算,就是“合 ...[详细]
-
来源:极点商业jdsy2020)行业一地鸡毛,频频轩然大波之际,OPPO作为一家排名前列、拥有上亿用户的主流手机厂商,为何还要“冒大不韪”加码网贷业务?作者|杨 铭编辑|刘珊珊截至6月底,河南村镇 ...[详细]
-
一场帮助农民“抢救”滞销蔬菜的行动正在展开。受疫情影响,近期全国多地出现蔬菜滞销。据媒体报道,一些地区的蔬菜半价甚至降价70%处理也难卖出去。面对这一问题,多地正发力解决“交通梗阻”等问题,助力农民卖 ...[详细]
-
哈通社6月29日消息,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基金决定推迟阿斯纳塔航空公司Air Astana)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 国家基金董事会主席阿勒玛斯阿达姆·萨特哈利耶夫表示,该公司已经做好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