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下跌殃及险企!五大上市险企投资失利,一季度净利缩减36%
随着一季报披露接近尾声,股市保险业2022年一季度成绩单终靴子落地。下跌险企、殃及、大上度净、市险、企投等五大A股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缩水36.35%,资失其中新华保险净利润更是利季利缩骤降近八成。
(图/视觉中国)截至5月9日收盘,股市新华保险每股股价报28.19元,下跌险企目前该公司总市值为879.4亿元,殃及较今年2月份的大上度净高点就已跌去32.22%,市值缩水418.1亿元,市险较其2017年巅峰时期的企投2151.6亿元市值,更是资失蒸发近1300亿元。
事实上,不只是新华保险,自2021年以来,保险板块整体便呈现出一路下行的趋势,今年内更是一跌再跌,下滑到了近7年以来的历史低位。
这背后,保险板块不仅在二级市场遇冷,行业整体业绩同样显著承压。
从财务数据来看,一季度保险行业整体净利润受当期股市下跌影响普遍明显承压,寿险负债端转型继续深化当期新单降幅明显。已披露季报的人身险公司中,九成险企净利润皆出现负增长,合计同比锐减约320亿元。5家上市险企,合计保费收入同比仅微增0.28%,其中太保寿险新单保费负增长高达44.1%。
相较之下,财险业务的发展显得亮眼,车险保费延续稳健增长态势,非车险保费实现较好增长。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744.39亿元,同比增长12.01%。
展望未来,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迎来稳步复苏,新单销售有望逐步回升,车险保费有望持续实现稳步增长。同时,招商证券表示,一季度负面因素集中出清,二季度往后资产负债两端均将边际好转,并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五大险企投资失利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五大上市险企今年一季度实现总保费收入约1.01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约513.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06.94亿元,下滑36.35%。
具体来看,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3150.11亿元,同比下降2.7%;实现归母净利润151.78亿元,同比下滑46.9%。中国人保实现保费收入2339.84亿元,增长14.3%;净利润87.44亿元,下滑12.9%。中国平安实现保费收入2464.77亿元,增长1.11%;净利润206.58亿元,下滑24.1%。中国太保实现保费收入1496.54亿元,增长7.3%;净利润54.37亿元,下滑36.4%。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48.9万元,增长2.4%,净利润13.44亿元,下滑78.70%,
由此可见,五家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幅度均超两位数。其中降幅最大者为新华保险的78.70%,而最低的中国人保较上年同期也下降12.9%。
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这几大上市险企净利纷纷暴降?究其原因,五大险企的解释一致指向投资失利。
以新华保险为代表,其在年报中的解释为“在去年同期净利润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本期净利润同比减少”。同时,新华保险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也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今年资本市场确实非常复杂,投资压力非常大。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保险公司利润增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端表现,今年一季度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上证指数与分别下跌10.6%、14.5%,各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同时由于市场利率处于低位使得750曲线变动持续对利润产生侵蚀,使得各公司净利润普遍承压。
但同时,招商证券也表示,后续权益市场的变化将是利润表现的主要决定因素,未来随着大环境的恢复,预计各险企的利润降幅将有所收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寿成为其中唯一一家保费收入及净利润双双下降者。而其余几家保险业务收入虽依旧保持着正增长,但其保费及新业务价值等方面也同样承压。
九成寿险公司净利下滑
事实上,这并不单是上市险企的业绩出现恶化,更是以寿险板块为代表整个保险行业整体性的缩减。
利润方面,从各大上市险企来看,保险公司业绩受权益市场波动极为明显,但相比之下,纯寿险公司降幅弹性更为显著。五大险企中仅有的两家纯寿险公司新华保险及中国人寿,分别以-78.7%、-46.9%的降幅位列第一、第二位。
从寿险板块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已披露一季报的70余家寿险公司中,有超65家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占比约九成,净利润合计同比减少约320亿元。同时,在披露投资收益率相关指标的寿险公司中,有包括国寿、新华、太保寿险及泰康人寿等几乎55家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占比近七成。
与节节下降的利润相应的是,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长也岌岌可危。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五家上市险企寿险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7017.04亿元,同比仅微增0.28%。
此外,各家上市险企的新单数据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的新单保费增速分别为-15.4%、 -4.3%、-44.1%、-2.9%,各保险公司的新单保费均出现负增长。
开源证券表示,考虑到转型持续推进、人力规模处于低位、局部地区疫情反弹以及需求释放趋缓,预计新单价值同比压力较大,2022年一季度各家险企新单价值同比或在-20%至-40%区间。
寿险板块方面,2022年一季度,行业可比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也不足2%,其中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泰康人寿等多家头部在内的约18家寿险公司均出现负增长。
随着寿险转型不断深化、人力规模接连下降,近年来寿险公司保费持续承压,而今年以来形势则更加严峻。据业内人士介绍,受俄乌战争及全国疫情多点爆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经济增长整体承压,这一方面降低了居民的经济水平,同时还阻碍了保险销售人员与客户的面对面沟通与销售,保险展业艰难,行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车险增速回暖,财险板块复苏
与寿险不同的是,财险板块一季度的表现反而相对亮眼,随着车险综合改革影响日渐淡化,车险业务持续回暖,同时非车险业务也实现快速发展,行业景气度显著改善。
从“老三家”财险头部公司来看,2022年一季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三家上市财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744.39亿元,同比增长12.01%。
具体来看,“老三家”一季度保费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综合成本率也进一步优化。其中,人保财险实现原保费收入 1521.39 亿元,同比增长 12.2%;平安产险保费收入730.18亿元,增长10.3%;太保产险保费收入498.64亿元,增长14%。
分业务来看,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稳健增长,一季度人保财险车险业务收入637.82亿元,同比增长10.9%;平安产险车险收入470.83亿元,同比增长10.42%;太保产险车险收入244.38亿元,同比增长11.8%。
对此,中国平安表示,因车险综合改革周期性影响消除,平安产险2022年第一季度,保费增速表现恢复正常。
招商证券指出,2022年一季度财险行业保费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当前行业车险综改的影响已基本明确,预计后续车均保费将边际企稳,龙头险企凭借领先的定价能力和规模优势有望实现车险保费和市占率的稳步增长,同时头部险企持续优化车险业务结构,后续车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
非车险业务也同样快速发展,呈现向好态势。一季度,人保财险实现非车险业务收入883.57亿元,同比增长13.2%;平安产险非车保费259.35亿元,同比增长10.2%,太保产险非车保费254.26亿元,同比增长16.2%。
对于非车业务的发展,招商证券表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和公司对业务品质的有效管控,一季度非车业务整体表现有所好转,非车业务保费实现稳定增长,承保盈利水平也有所改善,但需要客观看待后续时间非车业务的环比回升,但整体依旧有望保持盈利。
但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财险行业马太效应凸显,龙头险企保费规模和业务质量均有所提升,而中小财险公司仍旧面临压力。
文|史思同
(责任编辑:综合)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 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来源:华夏时报华夏时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医保飞检风暴将触发对过度医疗、商业贿赂等一系列问题的整治。近日,大型三甲医院——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昆医大二院”)被曝出重重问题。中央纪委国家 ...[详细]
-
两部门: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4日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告》显示,自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缴费环节,个人向 ...[详细]
-
小熊电器屡遭投诉,消费者要求提供检测证书,卖家回复“不想要安排退货退款”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按: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家电品牌小熊电器的投诉达数百起。“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主打小家电产品、由檀健次代 ...[详细]
-
子不语会是下只妖股吗?库存高企、净利腰斩,估值高达110倍,散户货源极少!
11月4日消息,跨境电商子不语在今日中午12点提前半天关闭国际配售簿记,最多融资2.76亿港元。一般来说国际配售提前关闭,说明公司被国际机构看好;而公司特意选择双十一上市,和公司主营业务无缝衔接。不过 ...[详细]
-
铜:隔夜铜价震荡走弱。宏观方面,美联储诸多官员继续给市场施压,讲话偏鹰派,特别是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需要进一步加息才能达到限制级水平,并将最终利率提升至5%~5.25%,比当前市场预期要高,美元 ...[详细]
-
余承东:问界全系升级鸿蒙OS 3 将于2023年Q1分批推送
新浪科技讯 11月4日下午消息,在今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发表演讲。会上,余承东宣布搭载鸿蒙OS的华为终端已超3.2亿,同比增长113%。另外他还透露了鸿蒙OS 3上车的新进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杰思)主要从事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1年9月,公司在注册阶段主动撤回申报材料,目前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央视新闻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因体积小、方便携带,解决了随时随地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充电的问题,近年来销量非常可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移动电源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产品中,有四分之一不合格,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住建部、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试点工作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重点围绕四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其中包括完善社区服务设施,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