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增长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稳增长
7月16日,国务观政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的展研增长转换“2022中期宏观峰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究中进宏节和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出席并发表演讲。心原王一鸣表示,副主今年以来,任王面对国际国内多方面的鸣协困难挑战,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推加大宏观调结力度,策调长有效实施稳经济政策措施,实现顶住了二季度的稳增下行压力。
王一鸣表示,国务观政在二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的展研增长转换情况下,我们仍要加大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究中进宏节和经济实施力度,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心原同时我们要关注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既有短期的政策效应,也要关注中长期的效果。
王一鸣认为,稳增长的实施路径,就要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增长动能的转换。我们必须着手应对需求不足的矛盾,时刻关注微观主体行为、经济恢复的动力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趋势也必须得到重视。
“我觉得这三个是关键,一个是内需,一个是市场主体,还有一个经济增长性动能。”王一鸣说到。
王一鸣表示,首先,扩大内需还需要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恢复的关键性作用,当前增加有效投资仍是加快经济恢复的关键。其次,我们需要采取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措施,以增强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动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快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也是未来的新动能。最后,我们应重视推出一些提振市场信心的改革和政策举措,尤为重要的是研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中国产业技术的进步。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尚主席、各位领导,感谢财富管理50人论坛的邀请,今天的话题稳增长与实现路径,特别富有针对性。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一轮新的波动,1、2月份主要指标明显回升,实现良好开局。3、4月份受疫情多发散发和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突发因素影响,下行压力陡然增大。5月下旬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加快落地,经济加快恢复。
总体上看,面对困难局面,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结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政策措施,顶住了二季度的下行压力。昨天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经济增长是2.5,其中二季度是0.4%,虽然比市场预期的要低,前一段都是1-2之间,比市场预期要低,但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实现了正增长。 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稳经济的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经济将继续加快恢复,为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创造条件。
我这想讨论一个话题,在二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的情况下,加大宏观政策力度的声音,可能会重现。当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才一个多月时间,有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有的还有相当的实施空间。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同时我们要看到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既有短期的政策效应,也要关注中长期的效果。推动经济稳定恢复,既要加强逆周期调节,也要预留跨周期政策空间。推动经济运行回归正常轨道,宏观政策既要有利有效,也不能透支未来,加重后期的债务负担,更不能回归债务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因此我觉得稳增长的实施路径,就要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增长动能的转换。
应该看到我们这一轮经济的恢复与2020年疫情初期那轮恢复,在需求结构、微观主体行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外部环境都有新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一轮经济的恢复也面临新的挑战,跟那轮不太一样。我觉得有四个方面比较明显。
第一,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需求恢复滞后于生产的恢复,是这轮疫情的基本特征,我们需求恢复相对生产恢复的更慢。今年这种需求恢复乏力特征更明显,我们可以看到上半年零售同比下降了0.7,6月后又转正,但是增幅仍然较低,这个跟我们收入增长放缓是分不开的。上半年居民消费人均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仅增长0.8,这都是统计局的数据。家庭支出更趋谨慎,耐用消费品降幅比较大,但6月份汽车有回升,因为跟政策激励有关系,这是内需里面的消费。投资回升动力仍然不足,我们可以看到,制造业投资前期增势比较强劲,但是随着能源用工成本上升也在开始回调,上半年比一季度回落了5.2个百分点,这是制造业投资。制造业投资主体是民间投资,所以民间投资上半年比一季度回落了4.9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还在回调之中,基建投资在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支撑下保持较快增长,但还是受到项目储备、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和清理隐形债务这些方面的约束,增势比较强劲,但还是受到一定约束。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情况下,我们产成品的库存是在大幅增长,这个对下一步增长会有比较大的制约。
第二,微观主体行为也在发生变化。持续两年多的疫情消耗了比较多的储备,所以部分企业资产负债表是受损,市场主体的承受力也在减弱。企业决策更加短期化,投资的风险偏好下降,居民家庭消费更趋谨慎。现在西方一些国家放松疫情管制,所以我们防疫输入压力在增大,经济成本相应上升,这个对企业下一步的预期也会有重要的影响。从二季度的产能利用率看,还是有下降。
第三,经济恢复的动力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回顾一下2022年一季度负的6.8,二季度转成3.2,非常强劲。除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之外,还得益于数字经济的逆势上扬,因为那时候需要摆渡人,房地产行业还对经济有比较大的拉动。还有疫情率先得到控制后,外贸出口的强劲的回升。而本轮经济恢复,这些动力都有相应的变化。平台经济增势减弱,房地产持续低迷,出口扩张的空间正在收窄,所以我们急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要寻找经济恢复的新动力,稳增长需要新动力。
第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当前全球通胀水平持续攀升,美国6月份CPI,朱部长已经说了9.1,这个是40年的新高。欧元区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是8.6,也是有这个指标以来的新高。在这种超预期通胀背景下,美联储等主要经济体,央行加大了加息力度和缩表的节奏,所以偿债的压力迅速增大。现在有人在讨论欧债危机会不会重现,现在不是光新兴市场,意大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了,偿债成本迅速上升。所以滞胀和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在大幅的上升。朱部长开始说了,世行调低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从去年5.7降到2.9,这个幅度很大,去年增长5.7,调到今年只有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明确表示了7月份预期要进一步下调全球经济的预测。这个对我们外部市场需求会是有收缩效应,所以我们稳定外需的难度也在明显的增大。另外这种主要经济体的紧缩政策还会通过资本流动和汇率等渠道来影响我们的经济金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政策空间。我觉得这些变化都是下一轮稳增长需要梳理清楚的。
更重要是还需要一个更中期的视角,我们不光要着眼于下半年,还要着眼于明年,要有一个中期视角,而中国还处在高速增长转向中速,这个转换过程还没有完全完成。从2010年开始,我们增速逐步放缓,我们把它叫做新常态,主要是供给侧潜在增长水平的下降。我们现在也在面临需求侧的变化,就是人口的老龄化,去年人口净增48万,今年人口增长怎么样,我们还有待观察,去年是48万,人口正在达峰。需求侧的新常态也会显现,我们一方面关注供给侧的变化,还要更加关注需求侧的管理,下半年要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基础上协同推进宏观调节和动力的转换。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更大力度的扩大国内需求,转向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转向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我觉得这三个是关键,一个是内需,一个是市场主体,刚才高培勇也说了,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还有一个经济增长性动能。
第一扩大内需这方面还需要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恢复的关键性作用,当前增加有效投资仍是加快经济恢复的关键。除了要落实好已有的政策,包括交通、水利、市政管网、基建投资和民生补短板的投资项目以外,下一步是“十四五”的102项重大建设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包,要加大实施力度。同时还是要拓展新的投资空间,包括适度超前布局5G数据中心这些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这些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都是我们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的基础。
当前重要的还是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要素的保障,所以现在8000亿政策性银行贷款,另外解决资本金的问题,国开行和农发行3000亿投资基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的投入。这些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下一步还要更好的梳理,因为商业银行现在有贷款标准,基础设施有的收益率比较低,周期又很差,可能跟商业银行的标准还是不完全对接。所以我们怎么更好的配合,有一个项目优先的清单,便于商业银行加快资金注入,这个是投资。
第二要增强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动力。我们现在采取了一些阶段性的措施,比如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充电桩建设,鼓励家电以旧换新等措施。但这些措施短期效应比较明显,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下一步的消费。我觉得应该有中长期的措施。现在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这是一个稳定的扩大消费的来源,现在2.9亿农民工已经占到4.2亿城镇就业人口的70%,而农民工如果转为城市居民,很多研究都表明了,人均消费支出要增加30%左右。我们2.9亿人如果增加30%,这是一个稳定持续扩大的消费,所以我们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基本公共功能服务全覆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这是一个新动能。
第三还要加快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也是未来的新动能。当前我国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消费领域新制造领域在扩展。这种先进的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智能控制系统日趋广泛的应用。推动制造模式、制造生态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而且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也在加快构建。所以下一步新动能,我觉得能不能通过鼓励技改投资,因为设备更新要流程再造,投资适当贴息,鼓励技改投资来加快推进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是一个新动能,也符合未来方向。还有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我们新能源这些年发展最迅猛,装机已经超过10个亿。今年上半年111.2%的翻倍增长,这个我觉得是新动能,绿色转型也是新动能,所以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都是未来非常大的空间。
最后一个要推出一些提振市场信心的改革和政策举措。当前尤为重要的是研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平台经济去年下半年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发展势头在放缓。头部互联网企业与美国的差距扩大,独角兽企业有被印度后来居上追赶的态势。所以我们能不能加快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向常态化监管转变,明确释放鼓励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尽快完成出台红绿灯的设置方案,给市场主体以明确的预期。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这个是国务院明确的。发挥平台企业在实现从0-1的突破中,能够发挥平台企业更大的作用,来推进中国产业技术的进步。
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培育的新动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百科)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艳芬)9月1日,公告称,收到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紫金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京高科”)、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京市国资集 ...[详细]
-
近日,部分主播涉嫌低俗表演问题再将头部直播平台斗鱼推上舆论风口。未来网记者从信用中国官网上查询到,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斗鱼”)在今年9月1日被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罚款3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详细]
-
◎记者 孙忠今年,数字人民币依旧是数字经济中最火爆的主角,从硬件钱包到元宇宙,均有数字人民币的身影闪现。在上市银行半年报中也可以看出端倪。六大国有银行数字人民币场景拓展可谓是“无微不至”。从乡村振兴到 ...[详细]
-
新一代AirPods Pro发布:降噪能力提升2倍,耳柄终于可以滑动调节音量
新浪科技讯 9月8日凌晨消息,苹果公司举办秋季发布会,将推出新iPhone、AirPods以及Apple Watch产品。新AirPods Pro内置H2芯片,对音质进一步升级。新AirPods Pr ...[详细]
-
9月1日,波音中国官微发布消息称,8月31日,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京东航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21部《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意味着京东航空将正式投入运营。对此,波音民机集团全球销售 ...[详细]
-
近日,部分主播涉嫌低俗表演问题再将头部直播平台斗鱼推上舆论风口。未来网记者从信用中国官网上查询到,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斗鱼”)在今年9月1日被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罚款3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详细]
-
强势美元波及数字货币!比特币再跌破19000美元,10亿大爆仓!
强势美元波及数字货币!比特币再跌破19000美元,10亿大爆仓!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数字货币周三盘中再度大跌,比特币今天一度跌超5%,以太币跌幅一度超10%。随着爆仓数量骤增,世界最大的比特币矿池之一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孙忠)9月8日,由亚洲信用评级协会和中诚信国际主办的“中国-亚洲信用评级行业高峰论坛——中国评级行业三十年:正在进行的转型与变革”在线上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吴岷钢 ...[详细]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减少59.1%
11月23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第三季度收入704.74亿元,同比减少9.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减少59.1%。小米集团发布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 ...[详细]
-
昨晚凌晨1点,苹果发布会如期到来。库克走出被黑色笼罩的演说台,在室外开启了这场科技盛宴。发布会上,iPhone 14 Pro、iPhone 14、Apple Watch Ultra、Apple Wat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