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马国维:这是我的家 大号是“中华”!!

马国维:这是我的家 大号是“中华”!

时间:2025-07-08 06:04:35 来源:土头土脑网 作者:知识 阅读:193次

今年三十岁的中华马国维,是马国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十八岁之前,中华一直在香港生活。马国在2010年,中华通过“全国联招港澳台学生考试“,马国来到中国医科大学就读临床药学本科,中华也开启了他在内地的马国求学之路。

从香港到东北求学,中华巨大的马国地域差异,让他开始时很不适应。中华“像羽绒服必须买最厚的马国,气候也特别干燥。中华生活的马国习惯跟香港都完全不一样。整体的中华模式都不一样。所以一开始学习还是生活,有相当大的压力。”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马国维逐渐适应了内地的学习和生活, 也感受到了内地的热情。“你就真的会很感动,东北这块真的很多人都很热心。有点像电视报道的活雷锋那种。”马国维说。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去年开始读博士。十几年的内地求学生涯,让马国维不仅适应了内地的生活,也深深的爱上东北这片土地,他戏称自己是“东北香港人”。

同时,在读书期间,马国维也收获了爱情。2019年结婚后,马国维和妻子一起回到妻子的家乡湖北襄阳,分别在当地的两家三甲医院工作,也遭遇了新冠疫情,作为医务工作者, 两个人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中。“然后那时候其实我们是可以回香港的。因为我毕竟那次是第一年,带我老婆准备回香港过年,而且我们那时候在放假状态,其实完全是可以离开的。但是后来想想,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个工作。那就应该把这个义务进行到底嘛。”马国维回忆起那段日子,他告诉记者,因为和妻子分属两家不同的三甲医院,虽然在同一个城市,但也不能见上面,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彼此之间的安慰和鼓励,是两个人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疫情过后,马国维毅然放弃工作,回到母校攻读博士。学习之余,他仍不忘把自己在内地的感受,分享给香港的亲戚、朋友、同学。也让他的朋友们,投身到推广港生到内地求学的公益活动中。

“以我自己为例子来宣传,希望能给香港的学弟学妹们,提供更好的建议,一些更多的方向。现在,很多香港的同学、朋友,都很有兴趣了解我在内地的发展。”马国维自豪的说。如今,有很多香港青年,也投身到这份公益事业当中,让更多的香港学生了解到,去内地求学,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而且这些选择可能是在香港没有的,或者是内地某个学科,比香港的更加优秀。

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报读内地高校的人数同比上升2.2%。今年通过各种途径报考内地高校的香港中学毕业生有13190人。

如今,越来越多香港学生选择到内地升学,他们期望借此拓宽视野,并为未来发展铺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香港学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有信心,他们希望通过到内地升学,谋划未来发展机遇。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像马国维这样,到内地求学的香港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进一步增加对祖国的认知和了解,为“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注入积极健康的青春正能量。借用一首粤语歌曲的歌词欢迎香港学生:“孩子,这是你的家,大号是中华。”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任彬源 孟雷 马越)

原标题:马国维:这是我的家 大号是“中华”!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老虎环球将3800万美元FTX投资减记至零
  • 美女分析师参加世界小姐总决赛引热议,并非冠亚军疑“空降”递补参赛
  • 世界小姐官网回应中国区候选人投诉,称将着手调查
  • 紫金山实验室“广域确定性网络”取得突破,赋能远程医疗等
  • 今晚直播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即将召开
  • 余承东:用问界淘汰了宝马保时捷,M7最大缺点是太便宜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过快升息可能加剧通胀
  • 张瑜:欧债危机短期内不会立刻发生 新兴市场国家的分化值得关注
推荐内容
  •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为新市民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 诉讼缠身,业绩或腰斩,却连收5个涨停!监管追问来了
  • F-16被F-16拦截 土耳其向北约“告状”
  • 招行股价跌30%,行长王良斥资百余万加码,浮亏超13万
  •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12月黄金期价30日下跌
  • 禁止一切船舶进入!福建部分水域开展实弹射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