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锂电池枝晶难题破解,为新型固态电池设计开启大门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据最新一期《焦耳》杂志,可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解释了可充电锂电池“枝晶”的电锂电池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其穿过电解液的方法。这一发现最终可能开启一种新型可充电锂电池的枝晶设计之门,这种电池比目前的难题版本更轻、更紧凑、破解更安全。为新
到目前为止,型固可充电锂金属电池的态电商业用途还很有限,其中一个原因是池设枝晶。枝晶可在锂表面堆积,计开渗透到固体电解液中,可充最终从一个电极交叉到另一个电极,电锂电池使电池短路。枝晶
麻省理工学院的难题早期研究发现,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来回穿梭,破解会导致电极的体积发生变化。这不可避免地在固体电解液中产生应力,它必须与夹在中间的两个电极保持完全接触。“为了沉积这种金属,就必须扩大体积,因为新的质量正在增加。因此,锂电池一侧的体积增加了。如果有哪怕是微小的缺陷存在,就将对这些缺陷产生压力,从而导致开裂。”
研究团队现在发现,这些压力会导致裂缝,从而形成枝晶。事实证明,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以正确的方向和适当的力量施加压力。
之前,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枝晶是由纯电化学过程而非是机械过程形成的,但该团队的实验表明,导致问题的是机械应力。
电池枝晶的形成过程通常发生在不透明材料的深处,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透明电解液制造薄电池的方法,可直接看到和记录整个过程。
该团队证明,他们只需施加和释放压力,就可直接控制枝晶的生长,使枝晶与力的方向完全一致。对固体电解质施加机械应力并不能消除枝晶的形成,但它确实可以控制它们的生长方向。这意味着可以引导它们与两个电极保持平行,并防止它们穿过另一侧,从而变得无害。
另一种方法是在材料中“掺杂”嵌入原子,使其变形并处于永久的应力状态。实验表明,150到200兆帕斯卡的压力足以阻止枝晶穿过电解液。
此前,人们认为类似三明治的多层结构可防止枝晶结构生成。但新的实验证明,在垂直于电池极板方向上挤压材料实际上会加剧枝晶结构的形成。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沿着平面的压力,就像是从三明治侧面挤压一样。
(责任编辑:热点)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广州报道金融16条之后,金融机构开足马力为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力量。2022年11月23日,、和分别与部分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个人住 ...[详细]
-
7月以来,“保交楼,稳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5座城市出台“保交楼”相关政策,设立纾困基金、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和“一对一帮扶”成为各地化解问题楼盘的主要措施。与此同时,各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 原标题:通胀失控,经济挣扎!英镑8月创脱欧以来最大单月跌幅能源危机愈演愈烈,英国通胀正在往失控的方向发展,叠加大幅加息预期升温,“日不落帝国”的太阳正在迅速坠落,拖累英镑在8月创脱欧 ...[详细]
-
文 | 刘东峰彭博社报道,由于投资者的意向未达到其估值预期,乐华娱乐已暂停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这家艺人管理公司因手握中国当红明星王一博的经纪合约而闻名。接近乐华娱乐管理层处的消息人士向新浪财经证 ...[详细]
-
统计:韩国百强企业女高管总数首超400人,三星电子女高管最多
韩联社11月23日报道,韩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百大企业女高管总数首超400人,占比仅5.6%,依旧相对较低。韩国猎头公司“Unico Search”23日表示,对去年销售额前100位上市公司进行统 ...[详细]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医保飞检风暴将触发对过度医疗、商业贿赂等一系列问题的整治。近日,大型三甲医院——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昆医大二院” ...[详细]
-
本报记者 程是颉《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3 版)8月30日,首架运—20运输机搭载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帐篷抵达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本报记者 程是颉摄8月30日,首架载有中国援 ...[详细]
-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8月,欧洲媒体几乎每天都少不了能源危机的话题:能源短缺、天然气价格飙升、家庭电费屡创新高……其实,近年来,不时遭遇的能源危机对欧洲各国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8月 ...[详细]
-
观察者网讯)产油国联盟“欧佩克+”OPEC+)正在讨论增产石油?美国媒体的这则爆料,在11月21日遭到了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的断然否认,后者表示,OPEC+不会在例行会议前讨论任何有关石油产量的决定,O ...[详细]
-
瑞信集团建议投资者低配全球股票,因为央行行长们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强调将通过加息来遏制通胀。瑞信全球首席投资官Michael Strobaek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关于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早日转向鸽派的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