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志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10月16日,经济济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力点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体经从现在起,专访中国共产党的杨志勇坚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持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放实
中国式现代化有何特点?经济济上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五年经济领域应推进哪些重点工作?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力点
杨志勇指出,体经现代国家均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专访有共通之处,但各国的现代化各有特点,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于富强、民主、文明等的追求有共通之处,但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有共性也有不同
《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备什么特点?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既有各国现代化共性,又有中国的特色?
杨志勇: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经概括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特征。
现代国家均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有共通之处,但各国的现代化各有特点,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于富强、民主、文明等的追求有共通之处,但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规模越大,面临的总量任务越大,而且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结构问题,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挑战更多。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与一些仍然存在较大贫富差距的发达国家有根本区别。当然,实现共同富裕不是要实行平均主义,而是让全体人民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逐步实现,需要务实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是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还要有精神文明的内涵,要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文明是现代化国家显著标志,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牺牲自然环境的老路,需要走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会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依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实干精神、智慧创新,中国会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1世纪》: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如何看待我国当前取得的经济成就?相较现代化目标而言,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杨志勇:过去十年,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整体经济成就来之不易,取得的成绩很辉煌。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此前我们各方面基础薄弱,比如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快速发展,现在要更多依靠自主创新。我们已经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更丰厚的物质基础,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现代化目标有不小的差距。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内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对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既要充满信心,也要清醒地看到各种挑战。
应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21世纪》: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在经济领域应该重点推进哪些工作?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杨志勇: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需要对照2035年以及本世纪中叶这些中长期目标,做好这五年经济工作。
随着我国传统动能的减弱,未来五年应该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很关键的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很重要的。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循环,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这需要在关键“卡脖子”领域有突破,推动技术攻关,更好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很重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改革开放的前面三四十年,我们可以依靠出口拉动,但是现在主要靠内需拉动。中国是一个大国,内需拉动是大国的固有属性。要靠内需拉动,很重要的是扩大内需。我们会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未来五年,我们应该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我们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要适应国际经贸规则的变化,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对外开放。
未来五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从挑战上来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会冲击经济,世界经济复苏愈发乏力。局部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加剧国际大宗商品的波动,也让不同国家的矛盾冲突显性化,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本身孕育着机遇。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占全球经济份额会逐步提升,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遇。科技革命带来产业革命,会有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出现,数字经济等还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带来影响,这些都会带来新机遇。
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关键是要办好自己的事情,以内部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身就意味着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把这些潜力用好就是机遇。
需强调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
《21世纪》:为何强调要将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杨志勇:我国是一个大国,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以及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整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要求内需不断扩大且带动作用增强,与此同时供给也要跟上。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我国消费升级不断推进;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需要朝前看、朝着改善供给的方面布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我们明确了实体经济是基础。新型工业化,是有技术支撑的工业化,近几年我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业的数字化等,都与此相关。当然,现代服务业也很重要,比如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数实融合等。
《21世纪》: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什么作用?推进科教兴国的重点放在哪里?
杨志勇:1998年我国就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次特别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愈发凸显。
我们有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探索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激发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主体的积极性,像国家科研机构可以强调基础创新,企业创新注重对接市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关键在于人才。营造适合创新的生态,很基础的在于办好教育,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这样才能培养出人才,也才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吸引全球顶级的科学家。
(作者:周潇枭 )
(责任编辑:探索)
-
泸州老窖重回前三难了!营收116亿仅排第五,刘淼的愿望又要落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德林社 清华北大,国内大学中的前二,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第二。老二被嫌弃,老三却是被疯抢,浙大、复旦、人大、上海交大等等,都有老三的实力。 ...[详细]
-
编译 / 书聿美国科技投资者上周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创下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最糟糕的局面后,终于结束了连续7周的下跌。从过往5个月的走势来看,2022年堪称科技行业的“至暗之年”。没有人比云计 ...[详细]
-
地产K线 文/乐居财经 杨宏彬“很多人在关注发展商是否有过红线,财政困难,我们也有接触发展商和业主,大多数情况下好物业他们不想卖,不好的我们不想买。”6月1日,领展房产基金00823.HK)全年业绩 ...[详细]
-
D2809动车在贵州榕江站脱线,事发前当地连发暴雨雷电预警,5日经榕江站车次目前正常售票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6月4日通报称,6月4日10时30分许,贵阳北至广州南的D2809次旅客列车行驶在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时,撞上突发溜坍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导致7号、8号车发生 ...[详细]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严把市场准入关
11月21日,沪深交易所就个别自媒体报道了部分拟上市公司其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等相关话题回答记者问。沪深交易所均表示,已经注意到有关报道,并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上交所表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据知情人士称,花旗集团可能录得逾5000万美元亏损,因上月一名驻伦敦交易员的“乌龙指”交易导致欧股闪崩。当地时间5月2日欧洲早盘时段,瑞典斯德哥尔摩OMX基准股指5分钟内大跌8%,并引发欧股开盘集体下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海证券报国家烟草专卖局6月2日发布《电子烟行政许可和产品技术审评有关问题的解答》,透露近期将审批发放一批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的 ...[详细]
-
新华社天津8月30日电题:共建共享文明新风——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取得丰硕成果新华社记者29日,以“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落下帷幕。与会嘉宾经过深入 ...[详细]
-
共同社6月3日消息,日本政府3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2021年度版《水产白皮书》。其中指出2020年度日本人均鱼贝类消费量为23.4公斤,降至有可比数据的1960年度以来最低,仅为峰值2001年度的近6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