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批评“12车道”,警示“为了政绩不顾实际”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丁慧 编辑 迟道华 校对 赵琳 近日,顾实安徽召开16个省辖市二季度工作评议会2车道省委书记郑栅洁批个别干部“虚、省委书记躲、批评冷、警示绩不际粗、为政假”,顾实并指出作风问题背后2车道政绩观问题。其指出,省委书记某地经济体量靠后,批评人口总量不多,人流量、车流量不大,修马路却修了12车道,路很豪华,跑在路上车却没几辆。 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方,马路却修了“12车道”,的确非常“扎眼”。要看到,就连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12车道”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建设的。建在哪里,怎么建,也都需要详细的科学评估后才开工。毕竟,大型项目的建设一旦动工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投入,即使后续发现问题,被叫停,一来一回都是浪费,都是劳民伤财。 项目建设的初衷是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就要求,相关的投入和论证需从实际经济情况出发,避免浪费。对此,安徽省委书记直面问题、讲出问题,有利于把这类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及时遏制,但地方个别官员不能总等省委书记点名批评,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在此之前,早有不少地方因个别地方官员“拍脑袋”决定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被媒体曝光。特别是此前在一些尚未脱贫的地方,类似问题也出现过。如,2019年,某深度贫困县花7.1亿元建“豪华小学”;2018年,某国家级贫困县斥4800万余元巨资修建广场。个别地方上项目、铺摊子不顾实际,“大操大办”,对个别官员来说,政绩是好看了,可与发展阶段不匹配的项目,对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源是一种浪费,也透支了未来的发展潜力。 这折射出的还是个别官员扭曲的政绩观:不顾实际,只顾政绩;只讲究短期内的政绩好看,不顾地方未来发展潜力。在扭曲政绩观的驱动下,会严重造成政府债务大幅度上升,甚至地方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就业和民生都难以保障。 无论如何,地方官员还是要警惕这种扭曲的政绩观,要认识到一个地方的开发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到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为了一时的“面子”,失去可持续发展的“里子”。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有大行密集与优质房企达成战略合作,综合授信额度达数千亿
- 外媒:尹锡悦警告罢工司机别把供应链“当人质”,或首次动用开工令
- 巴菲特年内多次减持比亚迪 国内保险系资本却跑步入局新能源赛道 反向操作该怎么看?
- 钙钛矿行业大会召开在即,多股吸引超百家机构调研(附股)
- 活久见!3年收益1天跌光,这只债基单日暴跌12%…啥情况?
- 北京市税务局:吴亦凡案件偷税手法隐蔽,严重危害我国税收主权
- 工商银行首批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
- 湖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中字头继续走强,中铁装配一天半涨超40%!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被调查,两公司股价大跌!
- 寒冬至,政策暖风如何“吹热”经济?
- 德国计划对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征收90%暴利税!光伏、风能、核电一个也跑不掉
- 实探脑白金咖啡店:不对外出售致多人打卡扑空,史玉柱出新套路能否收割年轻人?
- 金融街论坛看中国经济:稳大盘后如何守“底线”?
- 对华政策,“拜登D+、特朗普D”
- 苹果收购曼联?知情人士:消息不实
- 上海浦东将打造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 四川成都市:围绕重点环节 畅通物资供应
- 嘉吉在华最大粮油加工厂正式投产
- 美国推特公司已关闭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办事处
- 涉非法收益1.91亿!香港检控“唱高散货”集团疑似主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