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买入后几天又卖出 外资在H股频繁玩起短线交易
作者: 王方然
[ 外资机构为何频频在港股市场短线交易?大额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买入部分对冲基金、养老金等长钱在摩根大通席位上交易。后天换句话说,又卖易部分买卖的出外实际交易者可能是摩根大通等机构的客户,而非这些机构自身。股频 ]
短时间内大量增持后,繁玩又在不久迅速卖出,起短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线交近来也在港股市场玩起了短线。大额
港交所3月7日披露,买入摩根大通减持921万股中创新航H股,后天持股比例由8.15%降至4.68%。又卖易而就在半个月前,出外摩根大通还在大手笔增持中创新航。股频2月18日,其在中创新航H股的持股比例由0.86%提升至7.62%,两天后又减持至1.78%。
中创新航只是近期外资机构短线交易的一个缩影。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中创新航外,外资交易的股票还包括、、等多家公司,其中部分甚至是隔夜反向的超短线操作。
外资频繁的大额短线交易,也对香港股票走势带来了明显波动,部分个股股价波动剧烈。不过,外资机构在H股的短线交易,也并非次次盈利,有些交易盈利甚微。
外资机构为何频频在港股市场短线交易?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部分对冲基金、养老金等长钱在摩根大通席位上交易。换句话说,部分买卖的实际交易者可能是摩根大通等机构的客户,而非这些机构自身。
频繁短线交易
根据港交所3月7日披露,摩根大通在中创新航H股的持股总数由2166.82万股下降到1245.64万股,减持921万股,持股比例由8.15%降至4.68%。
这已不是摩根大通近期首次大幅减持中创新航H股。据Choice数据,去年12月以来,摩根大通共有12次大幅增持、减持操作。
其中持仓变化幅度最大的是2023年1月18日~20日。根据港交所数据,1月18日,摩根大通持有的中创新航的H股好仓占比,从0.86%增加到7.62%。但两天后的1月20日,摩根大通就以每股20.14港元的均价,减持该股1551.3万股,减持金额约3.12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1.78%。
近半年来,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在港股市场频频进行短线交易。其中不少反向操作的时间仅隔1天。
以招商银行为例,今年2月以来,摩根大通共4次增持、4次减持招商银行H股,其中金额最大的是2月15~16日的操作。2月15日,摩根大通增持招商银行1062万股,持股比例为7.19%,但次日火速减持2602万股,减持后持股数目约为3.04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6.63%。
与之类似的操作还有泰格医药。2月1日,摩根大通增持该股91.7万股,平均股价为104.66港元。2月2日减持97万股,平均股价为110.56港元。如果按91万股,每股盈利6港元估算,仅1日盈利近546万港元。
将时间拉长,可以发现外资机构在港股的短线交易去年底就已开始。
公开信息显示,摩根大通去年11月开始在港股市场“扫货”,加仓了哔哩哔哩、中国平安、理想汽车、、美团、生物等超20只个股。其中,仅2022年11月11日~11月14日之间,摩根大通在港股市场买入股票的金额就达到15亿港元左右,而这些交易中的短线操作也很频繁。
以中国平安为例,2022年11月4日,摩根大通以34.35港元的均价,增持中国平安H股831.26万股,持仓仅4天后,11月8日,摩根大通又以36.36港元的均价卖出587.71万股;三天后,摩根大通再次以38.46港元的价格买入2241.83万股,又在持仓仅6天后以43.18的价格卖出391.47万股。
股市“造浪”
外资机构频繁的短线交易,对香港个股的价格,可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以中创新航为例,摩根大通此次大幅减持后,本已五连跌的该股继续下探,其中3月8日下跌5.12%,股价收于18.92港元,为今年以来首次跌破20港元。
港交所披露中创新航股权变动前后,该股波动明显。以1月26日为例,港交所披露摩根大通在中创新航的H股好仓占比从0.86%增加到7.62%(该操作实际发生时间为1月18日)后,该股股价次日即狂飙式上涨,截至收盘上涨16.82%,创年内最大涨幅。而在1月27日盘后减持消息释放后,下一个交易日(1月30日)其股价次日随之下跌3.55%。
与中创新航相比,招商银行受到的影响较小。2月15日,摩根大通买入招商银行1062万股。2月16日招商银行仅小幅回升0.34%。同日,摩根大通卖出2602万股,该股次日微跌1.68%。
泰格医药则在摩根大通短线操作后进入下跌周期。2月1日,摩根大通该股H股增持91.78万股,2月2日减持97万股,减持后泰格医药随即三连跌,此后进入波动下跌周期,股价从2月2日的108.9港元跌至百港元以下。
去年,摩根大通在中国平安H股的几进几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业内人士因此认为,摩根大通在港股市场“造浪”。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11月4日,摩根大通以34.35港元的均价,买入中国平安H股831.26万股,当日中国平安股价上涨3.64%。持仓仅4天后,摩根大通又以36.36港元的均价卖出587.71万股,当日中国平安股价随即收住涨势,下跌0.28%;三天后(11月11日),摩根大通再次以38.46港元的价格买入2241.83万股,而中国平安当天即收涨5.15%。
收益如何?
近期两次对中创新航短线交易过程中,摩根大通相关投资收益并不高。
今年3月初,摩根大通减持前对中创新航H股的持股比例为8.15%。而上次短线卖出后,其持股比例为1.78%。据此测算,十几天的时间里,摩根大通陆续增持该股约1694万股。如不考虑加仓具体时点,仅以3月2日收盘价20.75港元、1月20日收盘价20.6港元估算,每股价差为0.15港元,浮盈254万港元。
而半个多月前的上一轮操作中,摩根大通1月18日买入中创新航1798万股H股,买入均价为20.02港元; 1月20日减持1551.38万股,卖出均价为20.14港元,每股价差仅为0.12港元,浮盈为200多万港元。
与此类似的还有摩根大通在招商银行的操作。2月15日增持1052万股,买入均价44.68港元,2月16日减持2602万股,卖出均价44.91港元,以买卖时均价来看,差异仅为0.23港元左右。如按照1052万股计算,短线盈利为200多万港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波动大,机构超短线操作较多,没有踩准时间点,大多走在“黎明”前。
不过,摩根大通去年的短线交易收益相对较高。如去年11月交易中国平安,按买卖时的价格粗略计算,摩根大通(以实际卖出计算)盈利已超3000万港元,浮盈在2亿港元以上。
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近来为何频频在港股短线交易?有机构人士指出,在空头、多头之间快速转换,做超短线交易,主要还是由于担心风险冲击。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波动明显,从开年到1月27日,恒生指数上涨14.6%,最高达22688.90点。此后开始波动下跌,一度跌穿20000点。目前行情尚不明朗,不少机构对长线操作持谨慎态度。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认为,这并不一定代表摩根大通自身在对上述个股进行短线交易。在摩根大通席位上交易,但实际交易者可能不一定是摩根大通,也可能是其背后的客户。
另一熟悉该行业的人士也认为,摩根大通背后多以对冲基金机构、养老金等长线为主,是否频繁短线交易,还要看其内部具体操作席位,但这一信息并不对外公开。但从总体来看,这些交易肯定与摩根大通有关。
(责任编辑:热点)
-
盖世汽车讯 在其旗舰电动汽车项目Trinity投产推迟至2030年之后,大众汽车可能会推出其高尔夫紧凑型掀背车或途观Tiguan)跨界车的纯电动版本,以保持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的活力。德国媒体援引大众消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春莲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今年以来,海外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1#热值5500大卡,灰分20%)价格为例,由年初的107美元/吨,上涨 ...[详细]
-
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于当地时间7月28日公布的对美国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率初次预估显示,美国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降幅略小于第一季度下降的1.6%。报告称,实际国内生产总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银行央行)7月26日发布的初步估测数据显示,韩国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2.9%。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韩国GDP环比增幅于2020年 ...[详细]
-
抄百度百科?民进党基隆市长参选人蔡适应被曝博士论文结论抄袭率达33%
观察者网讯)继台湾新竹市前市长、前桃园市长候选人,“小英男孩”林智坚硕士论文遭台大认定抄袭、国民党南投县长参选人许淑华硕士论文遭指抄袭后,有民进党基隆市长参选人蔡适应也被曝博士论文抄袭。综合台湾ETt ...[详细]
-
日本核监管机构正式认可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引发各方强烈反对“日本不能再污染海洋、污染地球了”国际视点)人民日报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正式认可了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公司)福岛第一核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易捷咖啡对寻找联名对象,可谓十分热衷。7月28日,Tim Hortons中国以下简称“Tims咖啡”)与易捷咖啡的首批联名店正式开业。合作无外乎要双赢才行,一个需要新的消费场景,一个则需 ...[详细]
-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28日讯,今日有消息称,每日优鲜融资未能交割成功,公司解散。对此,每日优鲜工作人员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 ...[详细]
-
转自:天津日报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申铖)记者21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鼓励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公告,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 ...[详细]
-
北京:市政协议政性主席会议建言“两区”建设 坚持“为国家试制度”形成一批“北京规则”
7月28日,市政协召开议政性主席会议,围绕“积极对接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推动‘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专题协商议政。市政协联合调研组以下简称调研组)提出,推动“两区”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