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年内10余家银行抛出增持计划,稳增长政策加码估值修复可期

年内10余家银行抛出增持计划,稳增长政策加码估值修复可期

2025-07-06 07:39:11 [知识] 来源:土头土脑网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年内银行板块股价表现不佳,年内多家银行出手极力护盘。余家银行

数据显示,抛出截至6月2日收盘,增持值修A股银行板块今年以来累计涨跌幅为-2.85%。计划42家上市银行中,稳增24家银行年内股价为负增长(前复权,长政策加下同)。码估其中,年内跌幅最高的余家银行为,今年累计已下跌25.23%。抛出涨幅最高的增持值修则是,年内累计上涨28.33%。计划

基于此,稳增日前瑞丰银行推出股价稳定方案,长政策加包括该行董事长、副行长等在内的13名高管计划合计增持102.98万元。除此之外,近期新任行长王良斥资76.66万元增持了2万股该行A股股份。

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上述两家银行在内,今年以来已有超10家银行提出股价稳定方案或增持方案。

市场人士分析,在当前“稳增长”政策加码的背景下,银行高管增持虽然资金量有限,但足以体现对银行板块未来发展的长期信心。

年内24家银行股价下跌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收盘,同花顺银行指数(881155)报收891.69点,当日跌幅0.06%,今年年内累计跌幅2.85%。

具体到银行方面,截至6月2日收盘,A股42家上市银行中,17家银行年内股价为正增长,24家为负增长,占比分别为40.5%、57%。此外,仅有一家今年以来股价无变化。

其中,年内股价上涨最多的分别是成都银行、、、,涨幅分别为28.33%、20.2%、17.5%、17.44%。除这四家银行之外,其他13家银行股价涨幅均未超过10%。、等股价涨幅未超过1%。

与此同时,瑞丰银行、招商银行等两家银行股价跌幅超过20%,分别为25.23%、20.1%。包括这两家在内,共有13家银行股价跌幅超过10%。

从市净率这一指标来看,截至6月2日收盘,42家银行中,仅有、招商银行、成都银行、、等五家市净率在1倍之上。其中,宁波银行市净率最高,为1.51倍,市净率最低,为0.33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由于股价整体表现不佳,已有超过10家银行在今年年内出手护盘,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推出股价稳定方案或高管直接增持等两大类。

上周,瑞丰银行就发布股价稳定方案,由于自2022年4月26日起至2022年5月26日,该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包括该行董事长、副行长等在内的13名高管计划合计增持102.98万元,积极稳定该行股价。

除了瑞丰银行之外,今年还有、、、等银行触发了股价稳定措施启动条件。

而从高管增持情况来看,5月26日,仅上任一周的招商银行新任行长王良,就斥资76.66万元买入该行A股股票。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王良已经出手10次增持招行股份。

稍早之前,部分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负责人(包括其配偶、子女)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自愿买入兴业银行股票1693.2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20.36元至23.08元。浙商银行执行董事、行长张荣森也耗资100万元,增持该行A股股份28.41万股。

政策利好下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尽管高管增持资金量对短期股价影响有限,但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意义更大。

此前,针对兴业银行中层增持的行为,就指出,兴业银行中层干部集体自愿性买入,一方面展示中层干部对银行经营管理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员工更有动力把经营做好。本次员工集体增持积极意义甚至强于管理层增持。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随着疫情的缓和,稳增长政策加码,市场普遍认为对于银行经营业绩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其中,5月23日,国常会部署33项稳增长措施,共涉及财政、金融、供应链、消费投资、 能源安全、失业保障等六个方面,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要求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此后,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研究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林瑾璐、田馨宇分析,预计随着疫情缓和、“稳增长”政策加码,市场悲观预期有望改善,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将逐步恢复,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轨。下半年银行有望实现提量稳价、资产质量将延续良好态势,全年盈利增速有望保持稳健。

唐子佩、武凯祥亦认为,展望后续,随着疫情缓和,政策重心逐步从疫情防控回到经济稳增长上,各项政策持续加码,温和的政策环境下,经济有望逐步修复,市场的悲观预期有望得到改善,银行股的估值修复行情值得期待。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7万亿元,同比增长5.64%;归母净利润5625.43亿元,同比增长8.71%。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