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房企重启拿地,土拍市场释放了什么新信号?
当前民企投资不具备全面复苏的民营基础。
2023开年,房企楼市一片回暖之声,重启土拍市场也出现新动向。拿地
今年前两月,土拍在北京、市场释放什新杭州、信号苏州等优质地块影响下,民营房企投资积极性有所回升,房企超两成百强房企出手拿地。重启值得关注的拿地是,沉寂许久的土拍民营房企,也逐渐在土拍中现身,市场释放什新新城、信号建业等去年几乎未拿地的民营企业开始参拍,杭州、苏州土拍中本地民营企业投资也较为突出。
在过去两年的集中供地中,民营房企的投资几近暂停,仅龙湖、滨江等少数财务状况较好的房企,尚能保持一定投资力度。如今楼市出现回暖信号,房企融资也逐步破冰,民企重新出现在土地市场,到底有怎样的信号意义?
对此克而瑞认为,部分去年没有或少量拿地的民企,出于补仓需求才积极参与土拍市场,当前民企投资不具备全面复苏的基础。大多数企业资金紧缺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缓解,面对优质地块仍是“有心无力”,大部分爆雷房企也丧失了融资、拿地的功能。
不过,对于优质民营房企、稳健型地方中小民营房企而言,当前或迎来了拿地的好时机。业内观点认为,房地产行业目前已接近“量升价稳”的阶段,尽管离摆脱行业危机仍有较长距离,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回暖给行业重新注入了信心,房企拿地复苏也势在必行。
(图片摄影:任玉明)
民企拿地力度回升
在出现回温信号前,土拍市场刚经历了极度低温的一年。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土地成交面积14.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6%;成交金额4.6万亿,同比下降32%,成交建面降至近十年新低。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约为1.65万亿,同比腰斩,投资力度大幅下滑,近四成百强房企全年投资暂停。
这其中,民营房企拿地收缩的力度尤为突出。2021年集中供地第一轮出让时,民企拿地总拿地金额超过5000亿元,占比高达40%;随着市场环境生变,从2021年第二轮开始,民企投资便大幅萎缩,到2022年末,民企投资占比大多都低于20%。
克而瑞研究中心高级研究总监谢杨春表示,民企在过去的集中供地中,投资几乎暂停,仅覆盖大本营区域,曾经的头部拿地大户在集中供地中也鲜有现身。能在土地市场持续出现,且能保持拿地连续性的,仅有龙湖、大华、滨江、伟星等少数财务状况相对较好的企业。
不过,2023年这一局面出现变化,沉寂许久的民营房企似乎动起来了。
亿翰智库数据显示,2023年2月,各大核心城市陆续供地,房企拿地金额有所回升,当月房企拿地总金额同比上升9.2%,环比上升52.4%;拿地平均溢价率5.6%,溢价率有所回升。
土拍回温的同时,百强房企中民企的拿地金额攀升至333.8亿元,同比上升16.6%,排名靠前的房企如厦门坤霖辰房地产、、伟星房产均为参与了苏州、杭州土拍的房企。从绝对占比看,1~2月权益拿地金额TOP100房企中,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分别为14.7%、55.6%和29.8%。
西政资本表示,杭州今年集中供地的热度非常高,民营房企的参拍热情和拿地力度都有很大提升。从今年春节后的情况看,随着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优质头部民营房企的参拍力度正逐步上升,一些已出现公开债券或非标违约的民营房企也加入了拿地阵营。
比如,在郑州2023首轮集中供地中,郑州高新区的一宗地块由郑州建泓置业有限公司以4.93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3574元/平方米,郑州建泓置业有限公司系建业地产旗下子公司。
土拍规则优化、市场信心回升,是促使房企提升投资力度的客观原因之一。
谢杨春称,2023年集中供地在政策上有所变化,一方面提前三个月公布拟出让地块信息,给房企留足投资研判时间;在供应地块上也诚意满满,比如重庆在第一轮供地前公开的供地情况“近郊板块占比68%”,长沙“核心主城区供地大幅增加,远郊占比偏小”,合肥“首轮不限价、精装”。
后续,民企乍现的投资力度能否持续?克而瑞认为,目前民企拿地突出的仍为个案,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去年没有或少量拿地的民企,出于补仓需求才积极参与土拍市场,当前民企投资不具备全面复苏的基础,大多数企业资金紧缺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土拍整体改善将晚于销售
民企投资力度虽有回升,但要衡量整体市场的温度,还是要看拿地大户的表现。
谢杨春表示,自集中供地制度推行以来,企业拿地投资高度集中在央国企,且内部极剧分化:拿地金额TOP5央企占据了60%的地,、华润置地、、中海地产、连续两年锁定前五。地方国企也呈现投资高度集中的状态,其中绿城和建发拿地金额超过千亿。
以华润置地为例,中指研究院显示,今年前两月,华润置地以累计新增货值198亿元占据榜单第一,中建国际投资、龙港国资累计新增货值分别为104亿元和93亿元,位于第二、第三。2月份,华润置地先后在杭州、苏州拿地,苏州所获一地块更是刷新楼面价新高。
城投在集中供地中也是托底主力,2021年起城投拿地金额均保持在30%以上,2022年城投拿地金额、建面等占比46%、58%,比2021年增加15、20个百分点。从拿地企业分布看,地方轨交与传统城投拿地力度较大,占整个城投拿地的20%~30%。
“从2月土拍情况看,地方国企仍是土地市场的‘主力军’,以地方城投、地铁集团为首的地方国企拿地力度仍然相对较大,部分积极冲刺规模的地方国企亦比较活跃。”亿翰智库表示。
西政资本表示,因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楼市回暖迹象越来越明显,房企拿地热情也明显上升。一些优质头部房企,要么将拿地范畴圈定在已出现回暖迹象的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三四线改善地块,要么主攻代管代建并配合城投平台拿地;尤其在热点城市,利润空间比较稳定的地块拿到就是赚到。
由此可见,土拍市场的回温,高度依赖地产整体行情。不过西政资本认为,目前应理性地看待楼市回暖问题。目前,区域以及房企之间的分化非常明显,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房产仍面临较大下跌压力,大部分普通民营房企的信用也未能修复,楼市复苏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通常房地产市场复苏分为六个阶段:政策转好-销售回暖-资金增厚-拿地加快-开工投产-投资回升。进入2月,住房销售跌幅在底部徘徊,进一步下跌的动能正在减弱;房企融资出现改善,整体房企债券余额增加,延续了2022年12月来的较好势头;新年第一轮土拍开启,重点城市优质地块溢价率攀升,房地产市场正逐步摆脱全面下行局面。
他预计,2023年二季度开始,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走出“谷底”,房价可能出现先抑后稳,整体运行与销售紧密关联。土地市场改善的周期滞后于销售一个季度左右,最早可能在二季度末出现好转,全年跌势有望较2022年收窄,三季度新开工进程加快,投资将稍滞后于新开工1个月左右触底企稳。
(责任编辑:娱乐)
-
还能上班吗?可以出门采购吗?地铁还运营吗?白云区疫情防控问答→
▽11月 21日,广州市白云区发布了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即日起,白云区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市民除接受核酸检测和紧急就医等外,原则上非必要不外出;实行临时交通管控,地铁、公交全时段暂停服务; ...[详细]
-
来源:TechWeb【TechWeb】6月23日消息,在“爱优腾”纷纷宣布涨价后,乐视视频今日下午发布会员不涨价通知,称乐视视频会员不涨价,也没有资格涨价。乐视视频表示,乐视视频已经走过18个年头,近 ...[详细]
-
中国网财经6月23日讯 今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发布会上表示,过去十年来采取多项措施,目前银行保险业整个发展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第一, ...[详细]
-
央行上海总部:2021年罚没3560万元,反洗钱、支付结算两类违法行为罚款金额合计占比98%
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6月23日,记者获悉,央行上海总部向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通报2021年度上海地区金融违法行为处罚情况,并提出监管警示。通报显示,2021年央行上海总部罚没 ...[详细]
-
经济日报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511.7万港元同比增加51.64%
00423)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业绩,该集团取得收益5.15亿港元,同比减少1%;公司股东应占溢利3511.7万港元,同比增加51.64%;每股盈利8.14港仙,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3港 ...[详细]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每年咱们买的新手机,内部的一些零配件都是“旧的”,先别急,接着往下看。01 国内市场每年1亿台废旧手机 少量将经过回收相关数据表明国内市场每年都有至少1亿台废旧手机诞生,它们可能通过 ...[详细]
-
界面新闻发布2022中国上市公司年度职业经理人榜单,这是界面新闻第四次发布此榜单。该榜单也是中国第一份评价职业经理人业绩的榜单。‘年度职业经理人’榜单和‘年度超级CEO’系列榜单共同构成界面新闻对公司 ...[详细]
-
再创新高!P矿第六次锂精矿拍卖遭抢先拍下 现货市场仍被博弈所“左右”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6月23日讯记者 李子健)与以往公开拍卖锂精矿不同,P矿第六次锂精矿拍卖因为收到7017美元/吨CIF)的预售出价而宣布提前完成。尽管上述 ...[详细]
-
希玛眼科:2022年中期实现收入8.82亿港元,同比增长69%
8月30日消息,公布中期业绩,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益8.82亿港元,按年增长69%,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EBTIDA) 1.44亿港元,按年增长50.7%;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8%至1481 ...[详细]
-
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参议院两党枪支改革谈判取得关键性进展,两党议员就枪支管理法案的关键分歧达成协议。共和党首席谈判代表、美国参议员约翰·科宁当天表示,四名主要谈判代表已经达成了一项协议,法案文本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