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业绩承压:下调原奶价格预期,餐饮业务利润下滑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受多种因素短期影响乳制品需求,恒天滑全球乳业巨头恒天然下调原奶收购价预期。然业润下
5月9日,绩承恒天然宣布其2021/2022年度的压下饮业原奶收购价预期区间将从每公斤乳固体9.3-9.9新西兰元下调至每公斤乳固体9.1-9.5新西兰元。这将降低原奶收购价区间的调原中位值,支付给奶农的格预奶价将从每公斤乳固体9.6新西兰元降至每公斤乳固体9.3新西兰元。
据恒天然财报显示,期餐2021财年全球对乳制品的恒天滑需求不断增长,加上供应受限,然业润下导致牛奶价格高企,绩承仅上半财年原奶平均成本就上涨了近30%。压下饮业值得一提的调原是,在投入成本大幅增加的格预情况下该公司仍然实现了盈利,并且恒天然2021财年大中华区息税前利润增长了10%,期餐至4.03亿新西兰元。恒天滑
今年3月份,恒天然公布2022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集团总营收107.97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468.68亿元),增长9%。调整后税后利润3.64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15.8亿元),下降13%。
原奶价格依旧高企
据恒天然发布的最新全球市场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致使部分港口拥堵和供应链延误,从而导致中国3月份对恒天然乳制品的进口量大幅下降至11.5万吨,同比大幅减少29.1%。不过,虽然原奶的供需杠杆出现浮动,导致新西兰原奶价格有所回落,但依旧保持高位运行。
对此,恒天然表示,全球乳制品价格的变化偏离记录水平,但每公斤9.3新西兰元的价格,仍然是最高的原奶预测价格。
恒天然进一步表示,预计2022年下半年,由于饲料、化肥和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将继续影响北半球的原奶生产,全球原奶产量将继续受限。但随着短期影响得到控制,需求将获得恢复。
国内原奶价格方面,多家机构在最新研报中表示,近期玉米、小麦、大豆等原料价格上行,导致饲料价格持续走高。并且,受疫情影响,进口奶牛费用和周期持续上涨,奶源短期缺口比较明显。预计在2022下半年之前,我国原奶需求供给保持紧平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由于奶源自给率不足,国内各大乳企仍不得不进口高价原奶。从原奶进口方面来看,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累计进口大包奶粉约127.5万吨,同比增长31.2%,平均价格为3604美元/吨,同比上涨7.3%,其中从新西兰进口的大包粉达到88.9万吨,占比69.7%。
对于原奶价格高企的问题,目前各大乳企正积布局上游奶源,提升奶源自给率,控制成本上涨。
2021年,以6.12亿元收购小西牛公司60%股权,以完善在西部的奶源、产能和市场布局。同年,以现金约11.29亿元收购上游奶牛养殖企业首农畜牧46.37%股权,并于2022年1月完成股权交割,收购完成后持有首农畜牧51%股权,首农畜牧成为光明乳业控股子公司,产业链得以进一步完善。
对此,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在疫情长期的影响下,中国奶源短缺的现状将会持续,进口风险增大,掌控奶源成为乳企规避风险的首选。各大头部乳企积极布局上游端,保障了乳制品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竞争力。”
2022上半财年利润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恒天然是由一万多个奶农家庭所组成的全球性乳制品营养公司,1973年,恒天然成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之一。根据公司早前披露的信息,大中华区已经恒天然在全球范围内最大、最重要的市场。
去年9月份,恒天然发布了2021财年业绩。“大中华区依然是我们的重要市场,该地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10%至4.03亿新西兰元。这归功于我们餐饮服务渠道的实力、中国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及中国市场对乳制品的热爱。”彼时,其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这样指出。
当前,恒天然已经进入2022财年,新财年的表现自然成为焦点。据恒天然发布2022财年中期(2021年7月-2022年1月31日)业绩,总收入为107.97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468.68亿元),同比增长9%,调整后税后利润为3.64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5.8亿元),同比下降13%。
恒天然表示,原奶价格上涨给餐饮服务和消费者业务的利润率带来了压力,许多市场也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较低的新西兰牛奶产量减少了恒天然的总产量,进而影响整体销量。
其中,大中华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下降了20%,至2.36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0.32亿元)。恒天然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6.57亿新西兰元,据此估算,大中华区贡献了恒天然36%的利润。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2财年中期,恒天然餐饮业务收入10.06亿新西兰元,占比约为三成,同比增长了3%;调整后税后利润0.89亿新西兰元,较上年折半。毛利率下降为17.2%,上年同期为27.2%。对于餐饮业务利润下滑,恒天然称由于投入成本在过去六个月里大幅攀升,无法以同样的速度调整市场销售价格。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半财年,恒天然大中华区专业餐饮服务团队在烘焙、饮品等渠道及品牌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恒天然表示,餐饮服务渠道是大中华区业务的重要贡献者,并在过去几年显著扩张。集团现在在中国的403个城市开展业务,而去年同期为372个城,而茶在大中华区市场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品类。
(责任编辑:探索)
-
亚洲发往美国集装箱运输量连续3个月同比降低,玩具、服装等品类跌幅居前
日经中文网11月21日消息,美国调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亚洲发往美国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降至149万2832个按20英尺集装箱计算),比上年同月减少18%。在年 ...[详细]
-
11月25日,国家人社部宣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合计30多个城市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资格的试点金融机构,蓝鲸保险获悉,自11月25日15时起,旗下将在试点城市范围内 ...[详细]
-
为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切实发挥“看门人”作用,今年初,我会组织对8家证券公司投行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本次检查覆盖了股权、债券、并购重组等投行业务各条线、全流程。从检查结 ...[详细]
-
中新网11月2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11月25日,中消协发布2022“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丰巢、波司登、资生堂等企业被中消协点名。监测发现,今年“双11”活动期间,消费者高频吐槽主要集 ...[详细]
-
22日举办的2022论坛年会“全球市场与金融发展”平行论坛设置“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议题,与会中外专家共同就“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入研讨,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促进更多境内外市场主体熟 ...[详细]
-
11月25日,广州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表示,“我们今天留意到,微信有‘广州静默’‘广州封城’的说法。”受广州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委托,朱小燚表示,“广州没有静默的 ...[详细]
-
中新社华盛顿11月23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弗吉尼亚州第二大城市切萨皮克市22日晚发生超市枪击案。当地警方23日通报称,枪击事件造成6人遇难,4人受伤。枪手在行凶后自杀。上述枪击事件发生在切萨皮克市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读数一帜 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一方面是净化了证券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了投资者对于抱有侥幸心理的上市公司违法人员来说,2022年的冬天注 ...[详细]
-
古驰或将成为下一个出现重大人事变动的奢侈品牌。《女装日报》近日援引消息人士称,古驰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即将离职,相关声明最早或在米兰时间11月23日公布。早前古驰内部曾要求变化 ...[详细]
-
11月25日,世界粮商巨头嘉吉宣布,位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河北嘉好粮油有限公司 下称“河北嘉好粮油”)二期项目顺利完成并开始正式投产运营。这也意味着,河北嘉好粮油成为嘉吉在中国所运营的6家粮油加 ...[详细]